高校实验室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包括实验室废水的来源、成分、处理流程、设备选型与性能、以及安全管理与规范化运行等。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:
一、实验室废水来源与成分
高校实验室废水主要来源于药品、试剂、试液、废液、残留试剂、容器洗涤、仪器清洗及跑冒滴漏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水。这些废水成分复杂,包括无机物类(如重金属离子、酸碱PH值、卤素离子等)、有机物类(如有机溶剂、洗涤剂、表面活性剂、苯、甲苯等)和生物类(如病原体等)。
二、处理流程
1、预处理:先将废水导入第一水质调节池,监测废水PH值,加碱、酸法进行混凝反应,使废水PH值在6~7之间。然后将废水排入一次沉淀池,进行沉淀处理。
2、微电解反应: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反应器进行微电解反应的化学氧化处理。微电解利用铁-碳颗粒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原电池,使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降解有机大分子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度。
3、芬顿氧化:通入芬顿氧化塔中进行芬顿氧化处理,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。
4、二次沉淀:对经化学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中和、混凝、沉淀,分离泥水。
5、后处理:将二次沉淀后得到的废水用活性炭过滤,经反渗透膜过滤后可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出水。
三、设备选型与性能
1、设备多样性与工艺选择:选择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复杂污水的设备,确保设备具有多种先进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。
2、占地面积与安装便捷性:考虑到高校实验室面积有限且污水排量不大,选择占地面积较小的设备,安装简单,无需挖坑、不需投药。
3、自动化控制系统:选择具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,可远程控制,无需专人值守,节省人力。
4、耐腐蚀、无异味、无噪音:确保设备耐腐蚀、无异味、无噪音,以免影响学生的实验效率。
5、液位控制系统:针对实验室污水排放时间不定、排放量不定的特点,设备需具有液位控制系统,实现有水运行污水待机的功能,节省使用费用、减少设备耗损。
四、安全管理与规范化运行
1、安全管理: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,包括安全教育、风险评估、事故应急处理和定期的安全检查。
2、规范化运行: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和维护计划,涵盖设备的日常开关机、维护保养、检测校准等操作指南,确保设备长期有效、稳定工作。
3、水质监测:建立严格的水质监测和数据记录制度,确保水质符合实验室用水标准。
五、安装与运行条件
1、场地选择:根据每天处理污水的量选择合适的型号,尽量布置在实验室大楼一楼或地下室,方便污水收集管的收集和废水处理后的排放。
2、电源与水源:根据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水平选择合适的电源输入(AC220V或380V),确保水压不小于1kg(DN15接口),设备运行过程中需用自来水稀释药物,并进行保护性反冲洗。
3、排水管与设备间:确保设备间有标准的机房或设备室,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,防止设备结冰。
高校实验室水处理设备的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废水来源、成分、处理流程、设备选型与性能、安全管理与规范化运行以及安装与运行条件等多方面因素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,确保实验室废水得到有效处理,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。